本文是《极简投研》的第622篇文章。文章仅记录个人思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作者没有群、不收费荐股、不代客理财。 23年年初,也就是2年多前,研究过长江电力,然而,当时研究能力不足股票知识配资论坛,信心也有限,那篇文章更多是鹦鹉学舌,别人都说好,我也随声附和说好。如今,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判断力,逐渐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时,就想再次看看这尊神一样的长江电力。 一、长江电力概述 湖北省武汉市长江电力02年成立,03年上市,主营水力发电(88%)。
公司前身为葛洲坝水电厂,公司就是为了三峡水电站而成立的,三峡集团不断的组织投资,建设一座座水电站,建成之后就让公司收购。
目前,公司拥有并运营6座水电站,包括乌东德、白鹤滩、溪洛渡、向家坝、三峡、葛洲坝。
六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7169.5万千瓦,在水电行业的市占率大约16.45%,年均发电量超3000亿千瓦时。 二、长江电力的投资逻辑 从财务角度,营收&净利多年来大体持续增长;盈利能力很强,24年,毛利率59%,净利率39%,ROE是16%;资产负债结构很差,资产负债率61%;现金流存量极差,类现金61亿,短期借款734亿,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946亿,长期借款1069亿,应付债券238亿;现金流流量很好,经营现金流净额大约是净利润的2倍;分红极好,股利支付率达70%-100%;固定资产惊人,总资产5640亿,固定资产4361亿;长期股权投资746亿。
由此可见,公司的成长性很好,盈利能力很好,现金流流量很好,分红极好,但是,资产负债结构很差,现金流存量极差,分红惊人,资产极重。
目前,公司账上只有61亿类现金,但是各式借款加起来高达2987亿,是类现金的49倍。
然而,这依旧无法阻挡资本市场一致看好长江电力,道理我都懂,但是岌岌可危的现金流存量情况,大家难道就看不到吗?
纵使现金流存量如此糟糕,但是依旧无法阻挡公司竭泽而渔式得分红,股利支付率未曾低于70%,24年更是分红两次,股利支付率合计超过100%。
我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如上荒谬的行为,败家子也不过如此嘛。
就长江电力业务本身,随着2023年一季度对金沙江上的乌东德和白鹤滩水电站并表,完成六库联调,长江电力基本上也就到顶了,因为中国已经没有很合适的地方建大型水电站了,预计未来很难有大型水电站并表,至于抽水蓄能(0.4亿千瓦时)和风光电(0.5亿千瓦时)业务,在公司惊人的体量(3000亿千瓦时)面前,几乎不值一提,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。
换言之,公司已经失去了成长性。
然而,公司股价却一直在缓慢、持续的上涨,由此可见,背后可能更多是PE在拉升,实际上也的确如此,公司PE从18年年末的14倍,涨到了如今的26倍,接近1倍,同时期,后复权股价从18年年末的35元,涨到了如今的70元,同样是1倍。换言之,公司股价上涨,几乎完全是PE提升所致。
总之,是资本市场的追捧,才成就了公司,而非公司本身,公司本身已经是一个并无成长性、背负惊人负债、依旧竭泽而渔的怪胎。
不知道为何如此?为何残酷的蹂躏如此优质的资产?
其实,类似的现象我也见过,就是京沪高铁。
京沪高铁的现金流存量同样很差,但是每年的分红同样十分慷慨,股利支付率50%,情况与长江电力几乎如出一辙。
原因是:京沪高铁的大股东是中国铁路投资集团,持股比例43%,背后则是国务院国资委,中央独资,因而,每年的分红都流入到了大股东手里,而大股东手下有一堆嗷嗷待哺的亏损线路,所以作为中国最赚钱的京沪高铁,虽然你的饥荒还没还完,但现金流存量也没崩,没崩就行,所以每年就得通过分红来补贴其他线路。
对于长江电力,背后的原因可能如出一辙,大股东三峡集团,占股45.79%,可能背后也有一堆嗷嗷待哺的业务。
除此之外,可能还有其他原因,就是长江电力的高估值,背后就是高分红来维系的,一旦分红变少,估值也会下降,这也意味着股价会下跌,从这个角度来看,公司的高分红,已经骑虎难下了。
目前,公司账上的饥荒接近3000亿,每年分红大约200亿,净利润接近300亿,如果不吃不喝的话,大约10多年的时间,就能够还完饥荒,毋庸置疑,长江电力的水电资产真的十分优质。
但如果依旧像现在和过去那样竭泽而渔,就不知道猴年马月了股票知识配资论坛,甚至债台只会越筑越高。 赞赏,是最真诚的认可!
胜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