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资排行
6月26日晚,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年报。2025财年,阿里巴巴收入9963.47亿元,净利润同比增长77%至1259.76亿元。
除了盈利情况外,年报还显示了一项重大人事调整。与2024财年年报披露相比,阿里巴巴合伙人总数从26人减少至17人。
阿里最新合伙人变动
2025财年最新阿里合伙人17人包括:樊路远、蒋凡、蒋芳、蒋江伟、刘振飞、马云、邵晓锋、童文红、蔡崇信、万霖、王磊、闻佳、吴泳铭、吴泽明、俞思瑛、张建锋、郑俊芳。
戴珊、方永新、彭蕾、宋洁、孙利军、武卫、俞永福、张勇、朱顺炎等9人退出合伙人之列。
没有新增的合伙人。至此,阿里合伙人从26人精简至17人。
值得注意的是,其中,彭蕾、戴珊作为阿里的“十八罗汉(18位创始人)”中的两位成员,此次也从合伙人组织中退休。另外,还有作为前阿里巴巴掌舵人、CEO张勇。
整体看来,退出的合伙人均已不再担任核心业务一号位,或是早已退居二线。
彭蕾、戴珊、张勇均已退出一线
彭蕾,出生于1971年,重庆万州人,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企业管理专业901班,阿里巴巴18名创始人(十八罗汉)之一,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市场部和服务部副总裁、首席人力资源官、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董事长。2016年起,陆续卸任蚂蚁金服CEO、蚂蚁金服董事长(2018年)、支付宝(中国)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(2020年初)。如今彭蕾仅任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董事、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董事,不再管理具体业务。
戴珊,出生于1976年,海南屯昌人,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,于1999年加入阿里,是阿里巴巴的11号员工,阿里“十八罗汉”之一,是阿里创始团队里在业务一线活跃最久的高管,担任过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才官、首席服务官,还曾出任B2B 事业群总裁。2022年,戴珊成为淘宝、天猫的负责人,她提出“从交易到消费”的战略转型,推动了淘宝天猫的变革。自2023年9月起,戴珊陆续卸任淘宝(中国)软件、浙江天猫技术、浙江天猫网络、浙江淘宝网络等多家公司的多家公司职务。12月20日,戴珊卸任淘天集团CEO,如今主要协助筹建阿里巴巴集团资产管理公司,淡出一线。
张勇,1972年出生于上海,2007年,张勇加入淘宝任CFO,后历任淘宝商城和天猫总裁,直至集团COO,分管包括淘宝、天猫、阿里巴巴、菜鸟、无线等核心业务。2015年5月,接任阿里CEO。2019年9月10日,马云又宣布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职位,张勇正式就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阿里接班人”。
2023年3月,张勇还启动阿里巴巴“1+6+N”组织变革,同时兼任了阿里云智能集团CEO。变革后不久,6月20日,张勇就发布全员信,宣布将退出掌舵人的身份。9月10日,张勇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、CEO,阿里云董事长与CEO职位。而他也成为,阿里史上第一个获得“功勋阿里人”荣誉称号,彼时阿里还宣布投资10亿美金,支持张勇设立科技基金。
张勇卸任后,蔡崇信接任集团董事会主席。吴泳铭(出生于1975年,是阿里最年轻的“十八罗汉”)走到了台前,接任集团CEO,兼阿里云董事长与CEO,成为了当前阿里核心人物。
阿里最新领导团队:未来十年,AI为战略核心
根据阿里官网显示,目前最新的领导团队包括10人:
蔡崇信(主席)、吴泳铭(董事兼首席执行官)、J. MICHAEL EVANS(董事兼总裁)、武卫(董事)、徐宏(首席财务官)、蒋芳(首席人才官)、俞思瑛(首席法务官)、蒋凡(阿里电商事业群首席执行官)
在如今的合伙人精简背后,也与阿里这几年主动变革、聚焦主业相辅相成。
2023年以来,阿里大刀阔斧进行主动变革,聚焦电商、“AI+云”两大主业,退出非核心资产,业绩一路向好,整体士气也明显好转。今年510阿里日,CEO吴泳铭还发布了全员邮件,呼吁阿里员工回归初心,重新创业。
根据阿里最新财报,在AI需求的强劲推动下,阿里云财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,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。
在此次年报致股东信中,作为阿里最高管理者,蔡崇信和吴泳铭也明确指出,未来十年,最大的增量和变量都将由以AI为核心的驱动力带来变革。
同时,股东信中还着重介绍了阿里巴巴在AI大模型领域的战略布局与规划,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,加大三个领域的投资力度:投入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,投入AI基础模型和AI原生应用,投入现有业务的AI转型升级。
截至2025年4月底,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款模型,全球下载量超过3亿次,衍生模型数量超过10万个,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。
据《证券日报》报道,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表示,阿里巴巴将AI视为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,也是面向未来发展的最大机遇之一,因此全力投入AI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,提升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配资排行,并将其转化为业务增长的持续动能。
胜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